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网上有关“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三年级# 导语做数学题可以高效帮助学习者理解全方位,多角度理解基本知识,拓展思路,积累技巧。而这些恰是考试所需要的。但是,做题有用的前提是,“做过的题必须知道自己为什么做对,为什么做错,做错的完全理解没有”,否则,只是练字,起不到做题的作用。以下是 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希望帮助到您。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

 观察物体知识点一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等腰梯形同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观察物体知识点二

 1、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2、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知识点

 知识点一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加与减知识点

 连加

 256+274+361=891

 计算连加式题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连减

 786-284-249=253

 计算连减式题时,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786-(284+249)=253

 加减混合

 259+148-342=65

 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里程表中的问题

 求两地间的路程,要找准起点,用较远的路程减去较近的路程就得到两地间的路程

 里程数=终点数-起点数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周长公式知识点

1.周长概念: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2 长方形的长 = 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 = 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知识点

 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公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3、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从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零。

 (3)除到哪一位不够除就添0占位。

 (4)看清运算顺序,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要是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

 1、年: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2、月:

 大月:1、3、5、7、8、10、12月;

 小月:4、6、9、11月

 平月(二月):平年28天

 闰年29天

 3、日历:学会看日历,知道某年某月是星期几

 4、钟表:24时记时法12时记时法

 5、公式: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的内容有哪些

#三年级# 导语马克思曾经说过:“一门学科只有成功的应用了数学,才能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这句话充分显示了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及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数学作为认识世界的基础性学科,它可以在思想上支持不同学科的深入发展。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知识点**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分数单位是1/2

3、举例说明一个分数的意义: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3/7吨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

4、4米的1/5和1米的4/5同样长。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6、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7、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3。

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b(a)(b≠0)

9、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反过来,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

10、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例如,4/3就可以看作是3/3(就是1)和1/3合成的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一。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11、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12、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

13、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14、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15、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

16、大于7(3)而小于7(5)的分数有无数个;分数单位是7(1)只有7(4)一个。

17、分数大小比较的应用题: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时间小的快。

18、求一个数是(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算式计算。

**练习题**

一、填空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后再对折,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写作:( ) 。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5块,其中的3块是( )分之( ) , 写作:( ),它的分子是( ),分母是( )。

二、判断对错

(1)一个圆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1/4。( )

(2)3/7+3/7=6/14。( )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后再对折,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4)份,每份是它的( 四分之一 ),写作:(1/4 ) 。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5块,其中的3块是( 5)分之( 3) , 写作:( 3/5),它的分子是(3 ),分母是(5 )。

二、判断对错

(1)一个圆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1/4。( ×)

(2)3/7+3/7=6/14。( ×)

篇二

**知识点**

1、面积的定义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 叫做它们的面积。

2、面积的单位:

① . 边长为 1厘米的正方形 , 面积是 1平方厘米 , 也可以写作 1厘米 2(或 cm 2) 。 如橡皮、邮票、硬币等。

② . 边长为 1分米的正方形 , 面积是 1平方分米 , 也可以写作 1分米 2(或 dm 2) 。 如课本面、书桌面等。

③ . 边长为 1米的正方形 , 面积是 1平方米 , 也可以写作 1米 2(或 m2) 。 如黑板面、教室地面、花坛、操场等。

3、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米 m 2 、平方分米 dm 2 、平方厘米 cm 2 。

1m 2=100 dm2=10000 cm2、 1dm 2=100 cm2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100.

4、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 10。

5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不能比较大小。

6单位的互化:大化小乘法好,小化大除一下。

3m 2 =( dm 2 7dm 2=() cm 2

5m 2=( ) cm2 900dm 2=() m 2

8000 cm2=() dm 2 30000 cm2=( ) m2

2m 230 dm2=( ) dm2 4dm 260 cm2=( ) cm2

7计算公式:

正方形周长 =边长×4; 边长 =周长÷4 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 8

正方形,边长扩大 n 倍,周长扩大 n 倍,面积扩大 n ×n 倍。

正方形,边长增加 n ,周长增加 n ×4,面积增加 n ×n 。

**练习题**

(1)正方形的面积=( )×( )

(2正方形的边长是8分米,它的面积是( )。

**参考答案**

(1)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 边长)

(2正方形的边长是8分米,它的面积是( 64平方分米)。

篇三

**知识点**

(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辨别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2)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平行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

(3)渗透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练习题**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2厘米,面积是156平方厘米,高是( )厘米。

2、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底是1.5米,高是1.2米,如果每平方米钢板重23.5千克,这块钢板重( )千克。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都(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46厘米,一边的长为14厘米,另外三边的长分是( )、( )、( )。

**参考答案**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2厘米,面积是156平方厘米,高是(13 )厘米。

2、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底是1.5米,高是1.2米,如果每平方米钢板重23.5千克,这块钢板重(42.3 )千克。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都( 相等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46厘米,一边的长为14厘米,另外三边的长分是( 14)、( 9)、(9 )。

1、数与计算:

要求:

(1)在整理与复习中回顾整个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小数加减法,比较小数的大小以及加、减、乘、、除等竖式计算,通过估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

2、空间与图形:

要求:

(1) 整理回顾“空间与图形”领域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促使学生在该领域构建系统的认知体系.

重点:

(1)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熟练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3)进一步掌握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的方法.

(4)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合理运用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周长与面积问题.

3、统计与平均数问题:

要求:

(1)、再次经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使学生巩固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和用画“正”字记录数据的方法.并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推断,能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学习求平均数.

(2)、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学习分析简单的数据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

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如何对某些事情的结果作出正确的推测和判断.

关于“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8)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平文的头像
    平文 2025年10月31日

    我是朴顺网的签约作者“平文”

  • 平文
    平文 2025年10月3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 平文
    用户103109 2025年10月31日

    文章不错《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朴顺网@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