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下有哪些知识点

网上有关“数学三年级下有哪些知识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数学三年级下有哪些知识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有关数学三年级下的相关知识点,具体的信息内容有: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2、早晨太阳在东方,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3、下午太阳在西方,我们面向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

4、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5、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6、我们要知道八个方位,能根据给出的示意图描述出地点的位置。通常,东与南之间的为东南方。东与北之间为东北方。西与南之间为西南方,西与北之间为西北方。

7、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8、0乘任何数都得0。

注: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除数。

乘除法的估算必须会。用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的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

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如:57×89;能准确计算出除数一位数的除法,如:417÷4,并会用乘法验算,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百位比除数大,商是三位数。如果百位数比除数小,商是两位数。余数要比除数小。

9、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1、2、3月为第1季度;4、5、6月为第2季度;7、8、9月为第3季度;10、11、12月为第4季度)

10、记大小月的方法:1、3、5、7、8、10、腊,31天用不差;4、6、9、冬30整,只有2月有变化。

11、平年全年有365天,平年2月是28天,平年的上半年有181天,下半年有184天。平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1天。

12、闰年全年有366天,闰年2月是29天,闰年的上半年有182天,下半年有184天。闰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13、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14、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15、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

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采用从1时到12时的计时法叫普通计时法。 16、1日(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17、一个人今年20岁,但只过了5个生日,他是2月29日出生的。因为只有闰年才有29日,平年没有29日,所以不会年年过生日。

18、计算周年的方法是用现在的年份减去原来的年份得的数就是周年。

注:要正确区分平年和闰年,知道4年一闰,整百年份是400年一闰。会求经过的时间。如:一辆汽车上午8:20出发,到下午5:50到达终点,一共行使多长时间。第一步要先进行换算:把下午5:50变成24时计时法的形式5:50+12=17:50,第二步用17时50分-8时20分=9时30分,就求出了经过的时间。

19、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0、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辅导知识点

#三年级# 导语数学应用之广泛,小至日常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买卖、利率、保险、医疗费用的计算,大至天文地理、环境生态、信息网络、质量控制、管理与预测、大型工程、农业经济、国防科学、航天事业均大量存在着运用数学的踪影。以下是 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单元知识点(一)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

篇二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单元知识点(二)四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或长×2+宽×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篇三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单元知识点(三)

 1、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2、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5、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7、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8、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 导语马克思曾经说过:“一门学科只有成功的应用了数学,才能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这句话充分显示了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及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数学作为认识世界的基础性学科,它可以在思想上支持不同学科的深入发展。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知识点**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分数单位是1/2

3、举例说明一个分数的意义: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3/7吨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

4、4米的1/5和1米的4/5同样长。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6、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7、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3。

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b(a)(b≠0)

9、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反过来,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

10、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例如,4/3就可以看作是3/3(就是1)和1/3合成的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一。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11、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12、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

13、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14、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15、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

16、大于7(3)而小于7(5)的分数有无数个;分数单位是7(1)只有7(4)一个。

17、分数大小比较的应用题: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时间小的快。

18、求一个数是(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算式计算。

**练习题**

一、填空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后再对折,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写作:( ) 。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5块,其中的3块是( )分之( ) , 写作:( ),它的分子是( ),分母是( )。

二、判断对错

(1)一个圆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1/4。( )

(2)3/7+3/7=6/14。( )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后再对折,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4)份,每份是它的( 四分之一 ),写作:(1/4 ) 。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5块,其中的3块是( 5)分之( 3) , 写作:( 3/5),它的分子是(3 ),分母是(5 )。

二、判断对错

(1)一个圆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1/4。( ×)

(2)3/7+3/7=6/14。( ×)

篇二

**知识点**

1、面积的定义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 叫做它们的面积。

2、面积的单位:

① . 边长为 1厘米的正方形 , 面积是 1平方厘米 , 也可以写作 1厘米 2(或 cm 2) 。 如橡皮、邮票、硬币等。

② . 边长为 1分米的正方形 , 面积是 1平方分米 , 也可以写作 1分米 2(或 dm 2) 。 如课本面、书桌面等。

③ . 边长为 1米的正方形 , 面积是 1平方米 , 也可以写作 1米 2(或 m2) 。 如黑板面、教室地面、花坛、操场等。

3、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米 m 2 、平方分米 dm 2 、平方厘米 cm 2 。

1m 2=100 dm2=10000 cm2、 1dm 2=100 cm2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100.

4、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 10。

5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不能比较大小。

6单位的互化:大化小乘法好,小化大除一下。

3m 2 =( dm 2 7dm 2=() cm 2

5m 2=( ) cm2 900dm 2=() m 2

8000 cm2=() dm 2 30000 cm2=( ) m2

2m 230 dm2=( ) dm2 4dm 260 cm2=( ) cm2

7计算公式:

正方形周长 =边长×4; 边长 =周长÷4 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 8

正方形,边长扩大 n 倍,周长扩大 n 倍,面积扩大 n ×n 倍。

正方形,边长增加 n ,周长增加 n ×4,面积增加 n ×n 。

**练习题**

(1)正方形的面积=( )×( )

(2正方形的边长是8分米,它的面积是( )。

**参考答案**

(1)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 边长)

(2正方形的边长是8分米,它的面积是( 64平方分米)。

篇三

**知识点**

(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辨别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2)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平行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

(3)渗透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练习题**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2厘米,面积是156平方厘米,高是( )厘米。

2、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底是1.5米,高是1.2米,如果每平方米钢板重23.5千克,这块钢板重( )千克。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都(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46厘米,一边的长为14厘米,另外三边的长分是( )、( )、( )。

**参考答案**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2厘米,面积是156平方厘米,高是(13 )厘米。

2、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底是1.5米,高是1.2米,如果每平方米钢板重23.5千克,这块钢板重(42.3 )千克。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都( 相等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46厘米,一边的长为14厘米,另外三边的长分是( 14)、( 9)、(9 )。

#三年级# 导语数学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工具。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篇一

 正方形

 概念: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正方形既是长方形,也是菱形)

 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

 概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

 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平行四边形

 概念: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正方形、长方形数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特点:

 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周长: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两条边的边长相加×2

 梯形

 概念: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特点: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周长:上底+下底+两腰长度

 等腰梯形

 概念: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特点:有一组对边平行且两腰等长。

 周长:上底+下底+两腰长度

 菱形

 概念: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行是菱形。

 特点:

 ①四条边都相等

 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③一条对角线分别平分一组对角

 周长:两条不同的边长相加×2

 每个四边形都有哪些联系

 1、正方形既是长方形,也是菱形。

 2、正方形、长方形数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正方形还是特殊的长方形。

2.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篇二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

 2、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3、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4、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5、分数加减法

 ①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和分子相加、减。

 ②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先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1份的数量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求出其中几份是多少)。

3.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篇三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位除起,如果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篇四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2、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5.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篇五

 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3、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4、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

 5、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6、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1吨1000克=1千克

关于“数学三年级下有哪些知识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凡筠的头像
    凡筠 2025年11月02日

    我是朴顺网的签约作者“凡筠”

  • 凡筠
    凡筠 2025年11月0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数学三年级下有哪些知识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数学三年级下有哪些知识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有...

  • 凡筠
    用户110209 2025年11月02日

    文章不错《数学三年级下有哪些知识点》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朴顺网@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