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网上有关“食育教育的内容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食育教育的内容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食育教育包括食物知识的认知教育,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的教育。

食育是全民的教育,最有效的食育应该从儿童开始。食育不是枯燥的知识学习,而是满足身心需要的愉快实践,通过许多吃的实践,形成对健康饮食的牢固印象。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展开“食育”活动,日本是践行食育最早的国家,在2005年制定《食育基本法》,并制定了“食育计划”推广全国。

项目背景

2012年,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的营养师和中国网食品频道记者深入甘肃、青海等地农村调研,发现农村里有很多留守儿童和老人一起生活,依然保留着陈旧的生活习惯,孩子们的食物品种少、口味重,不注意个人卫生,爱吃辣条、薯条,爱喝五毛钱的勾兑饮料,果蔬、优质蛋白摄入不足,有鸡蛋和蔬菜不吃却用来换钱买零食等,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于是2012年底,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北京营养师俱乐部)联合多家媒体共同发起了“关注留守儿童健康”公益项目。意在改变孩子们的健康意识,最终改变他们的不健康行为。

食育教育的目的意义

在日本学校或家庭,关于“食物”的主题活动非常多(即所谓“食育”培养)。这不仅仅指单纯的餐桌礼仪和食品的营养搭配。

作者:生活在日本的华人妈妈唐辛子

不久前去参加女儿小学的“学园祭”(日本校园类似于中国的“开放日”),活动中五年级孩子在老师带领下制作的1000份年糕,特别让我惊讶和感动:所有做年糕所使用的糯米,全是今年春天,五年级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自己播种、栽培和收割的!

原材料自己生产、打年糕、调制口味也是孩子在老师和做义工辅导的家长的带领下完成。全程参与,不仅能让孩子们学到知识,还能更完整地培养出孩子们对食物的珍惜与感谢的心。

在日本学校或家庭,关于“食物”的主题活动非常多(即所谓“食育”培养)。这不仅仅指单纯的餐桌礼仪和食品的营养搭配:

▋鼓励孩子吃饭“又快又好”并不科学

日本学校非常重视对孩子体能的锻炼。体现到食物方面,则要求孩子,保证营养平衡的、正常而有规律的饮食生活、食品的安全、慢嚼细咽的饮食习惯。

下面这张是去年12月份,女儿所在的日本小学的一份午餐菜单。为了让家长们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午餐内容,日本的幼儿园或是学校的“给食中心”会提早1-2星期将下一个月孩子们的“午餐菜单”提早发放到家长手中。这份“午餐菜单”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当月每一天的午餐内容,以及这些午餐所使用的食材种类及数量,所包含的各类营养成分是多少等,全部一一详细注明。

孩子们的妈妈在拿到学校的午餐菜单之后,便可以以此为参考,来决定孩子在家中的早餐和晚餐菜单了。按照学校的“给食中心”营养师的建议,要保持饮食的营养平衡,要求一天之中按照热量,碳水化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的营养需求,每天至少要摄取30个品种以上的食物。(回复“436”查看少年商学院微信文章《为什么日本人如此重视孩子的早餐》)

对国内的家长来说,最值得注意的是“慢嚼细咽”这四个字。记得女儿在三岁左右,回国内上过半年幼儿园,那段时间,女儿回家吃饭都跟抢似的,唯恐自己吃得不够快,似乎只有吃得快才能算吃得好,才是吃饭听话的孩子。其实这非常不科学,单单考虑孩子们吃饭过快,容易囫囵吞枣,食物得不到充分的咀嚼而咽到肚子里,就会给肠胃带来负担,引起消化不良,又怎么充分吸收营养?

▋ 孩子亲自动手,感受食物带来的乐趣

吃得好,也要吃得开心。日本妈妈们经常会变着法儿捣鼓菜单花样,甚至盛菜用的器皿,偶尔改变进餐的方式和地点,甚至根据菜单的不同,在进餐时间播放一些背景音乐,制造愉悦的用餐环境等。这都源于日本人的一个信条——进餐过程尽可能愉悦口舌、愉悦肠胃,吃下去的食物才会被愉快地吸收,并成为你身体的一个部分。

吃得开心,也要吃得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不可多得,而人与食物之间的缘分也同样是不可多得的。想想那一粒米,它得花上一年的时间辛苦成长,才最终进入你的饭碗,而不是别人的饭碗,这该是件多么值得珍惜和感恩的事!

培养孩子的这种“开心”和“珍惜”,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孩子们自己动手,亲自体验这个过程。如同文章开头举的那个例子,孩子们在实践中学到了许多课文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对自然中其他生物或植物的认识与热爱;对食物的感恩;团队与协作精神。等等。这一切,都是培养孩子丰富内心的过程。

▋ 课堂作业:去鱼市场采访工作人员

提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我们第一个想到的也许是不乱扔垃圾。而实际上,仅仅只“不乱扔垃圾”是远远不够的。在日本孩子的“食育”培养中,对于环境所怀有的爱护之心,还包括“减少浪费”——不仅仅只是减少食物的浪费,还有减少能源的浪费。

目前,日本学校的“给食中心”对于孩子们在学校的午餐所提出的一个口号是“地产地销”。也就是在提供给孩子们的学校午餐倡导使用本地的原材料,这样可以节省人力,减低食品成本,同时还保证食物的新鲜度。更重要的是能够减少流通过程中的能源浪费与废气排放——这些都是爱护环境的一个部分。

食育教育的目的意义在于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食育是饮食教育以及通过饮食相关过程进行的各方面教育,其目的不仅是促进孩子的健康,还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孩子保持身体健康的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独立处事能力、爱的能力等。食育,就是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是从幼儿期起,给予食物、食品相关知识的教育,并将这种饮食教育,延伸到艺术想象力和人格培养上。在实践中,这种颇为有趣的“食育”,很易被儿童所接受,故在家庭和幼儿教育机构中得以迅速推广。我国已有22个省份699个县开展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工作,近10万所学校开餐,受益学生近2300万人。另有19个省份529个县开展了地方试点工作,覆盖学校近4万所,受益学生达1000余万人。

关于“食育教育的内容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依芙的头像
    依芙 2025年11月08日

    我是朴顺网的签约作者“依芙”

  • 依芙
    依芙 2025年11月0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食育教育的内容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食育教育的内容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食育教...

  • 依芙
    用户110803 2025年11月08日

    文章不错《食育教育的内容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朴顺网@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