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6岁幼儿智力发育特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6岁幼儿智力发育特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评价儿童智力发育水平,首先必须了解正常儿童的智力发育。儿童智力的发展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发展快,常被称为早熟儿童;有的发展较慢,被称为晚熟儿童;有的儿童学习快,智慧过人,常被誉为“天才儿童”;有的则因生理上等种种原因,学习和生活都有严重困难,被称为智力落后儿童。这些个体差异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儿童基本上都按着差不多的速度发展,正是依据这些共同的特征将儿童生长期划分为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幼儿期(1岁到3岁)、学前期(3岁到6岁)、学龄期(6岁到11~12岁)及青春期。 学龄前期(3~6岁)是儿童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时期,其智力发育是迅速的。 ① 随意运动的发展:其运用大肌肉的控制能力不断改善,学会运用正确的姿势跑,并能听信号改变速度和方向跑,能保持躯体平衡,学会在平行线中间或平衡木上行走。 ②言语发展:主要发展词汇量,学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其语音逐渐正确,词汇逐渐丰富,4岁儿童掌握600~2000个词,5岁时为2200~3000个词,而6岁时为3000~4000个词,从3岁到6 岁,词汇量增加了近3倍,词类渐次增多,语法复杂化,已出现大量的复合句。口语表达能力迅速提高,他们的讲话逐渐变得连贯起来,流畅起来,内部语言开始萌芽,内部语言是思考时用的言语,它不是用来同别人交际的,而是对自己发出的言语,学前期出现了出声的自言自语,他们往往一面做游戏,一面自言自语。 ③感知觉进一步发展:如5~6岁能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对颜色的色度开始区别。 ④形象思维和形象记忆的发展:形象思维是借助于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实现对事物的概括性认识,其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事物和形象。 3岁以后儿童开始利用头脑中的形象进行思维,形象思维是此期儿童思维的特点,如学计算时,用物体的具体形象(实物或图形),能较好地掌握数的实际意义。此期儿童的记忆是形象记忆,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东西比较注意,也容易记忆,其记忆在游戏中或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能得到较好的效果,而单跟他们讲抽象的道理是不容易记牢的。 至于这个时期的幼儿 我认为语文教育主要在读读 写写 听听 使他们的理解能力 情感沟通能力增强些就好了。
儿童智力发展有哪些规律呢?
由于孩子个体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及主观努力不同,他们各自智力发展的具体状况是不一样的,表现出多方面的个体差异。
智力的类型差异
人们常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孩子在智力类型上是有明显差异的,如有的观察力非常敏锐,有的记忆力异常牢固,有的思维能力特别深刻,有的想像力十分丰富。进一步说,有的在观察中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对细节感知清晰,有的则侧重于综合,善于把握总体印象。同样是思维能力强,每个人在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上又各有千秋。
孩子在能力类型上也有很大区别,有的以适应能力为主导能力,善于适应各种环境;有的创造能力占主导地位,善于创造性地开拓新局面;有的属于多才型能力,能够在多种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才能;有的属于专才型能力,在某一方面有非凡的能力。专才型能力又包括数学能力、文学能力、表演能力、制作能力等不同专业的能力。
根据上述原理,家长要注意观察和发现孩子的智力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使孩子的特长得到发展,当然对于孩子某些方面的劣势也要设法予以补救,尽量使其达到这些方面的中等水平。
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每个孩子智力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可以粗略地划分为超常、中常和低下三种水平,其分布是两端小、中间大。但是,对孩子的智力进行测量和定级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难以确定衡量孩子智力水平的统一标准。目前我国教育和心理工作者一般是从以下八个方面判定孩子智力水平的:1求知欲是否强烈;2观察是否精确;3想像是否丰富;4思维是否敏捷和深刻;5记忆是否准确和牢固;6学习时能否长时间集中注意;7能否独立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8有无一项或多项才能。如果上述几方面都非常出色,就可以说是智力超常孩子;如果各方面都比较差,就可以说是智力低下的孩子。
才能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中各种能力的有机结合,或者说是各种能力的完备的、独特的、质的方面的结合。如果从事某种活动的各种能力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和最完善的结合,就可以把这些能力的综合叫做天才能力,把有这种能力的人叫做天才人物。
有的学者还常用智力测验来确定孩子的智力水平,他们把智商在80~120之间的孩子看做是智力中常,把120以上看做是智力优秀,把130以上看做是智力超常,把140以上看做是天才,70以下的智力低下。
家长对于智力超常的孩子要严格要求,及早引导其走上成才之路,对于智力低下的孩子也不能灰心和冷漠,而要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其智力的恢复和发展。
智力发展迟早的差异
人们智力水平表现的早晚是不同的,有的人很早就表现出某些方面的优异智力,而有的表现智力却很迟缓。孩子智力水平与其实际年龄一致的仅占总数的36.75%,而7岁孩子智力水平达到9岁的有7.8%,只有5岁或5岁以下的达到4.51%。人的智力在孩子时期就表现十分出众的叫做才华早露,亦可称“早慧”。早慧的孩子都是超常孩子。古今中外有许多早慧的孩子,我国唐初的王勃10岁就能作赋;明末的夏浣淳9岁善诗文;奥地利的莫扎特5岁时即表演钢琴,8岁举办独奏音乐会;近代控制论创始人维纳4岁开始大量阅读,14岁大学毕业;美国的“迈克尔”2岁3个月时智商就达到180,4岁半时智商达到220,具有18岁青年的阅读能力。
但也有不少在年轻时并未显示出众才能的人,是在进入中年甚至老年时才表现出惊人的才能,这种情况叫“大器晚成”。我国现代大画家齐白石年轻时是位普通的木匠,40多岁时才显露其雕刻、绘画方面的卓越才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爱迪生、爱因斯坦小学时期都曾被斥责为笨蛋、糊涂虫和没有希望的孩子,但他们在成年以后都做出了巨大成就。
家长可以采取措施促使孩子的智力早期开发,但无论孩子的智力早慧还是晚成,家长都不能放弃对其关心教育,防止对早慧孩子“捧杀”和对晚成孩子的冷漠。
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
男女孩的智力是存在着差异的,但它并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男人比女人聪明,或者认为青春期以前的女孩比男孩智力水平高,青春期以后男孩的智力水平会赶上和超过女孩。实际上男女智力差异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从总体上看,男女的智力并无优劣之分,同年龄段男女智商的平均值是极为相近的。但在智力水平的分布上,男性智力偏高和偏低的都大大多于女性,而大多数女性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这样就造成了男性杰出人物大大多于女性,如诺贝尔奖颁发以来,现在全世界获奖者已达数百人,而妇女获此殊荣的只有七人。
从智力的具体成分来看,男女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在感知觉方面,女性的触觉、嗅觉、色觉和听觉分辨能力较强,男性的视觉分辨能力、空间定位能力较强;记忆方面,女性在短时记忆和机械记忆上优于男性,男性则倾向于理解记忆,其记忆保持时间也较长;在思维方面,女性的心理感受性较强,善于形象思维,男性综合能力、概括能力较高,善于逻辑推理,勇于求异创新;在实际活动方面,女性长于精巧的手工和文娱表演,男性则善于科技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智力发展中出现的性别差异,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生理原因。男女大脑两半球的结构和机能略有差别,特别是青春期后性激素不同,女性容易出现焦虑,妨碍其智力活动;二是社会历史原因。由于长期封建思想的影响,使女性在受教育、就业、家务等方面都与男性有某些差异,这使某些女性的进取心、积极性都落后于男,妨碍其智力发展。
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无论男女都应充满爱心,抱有热望,鼓励和培养其进步。还要根据男女孩的不同特点,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努力成才。
皮亚杰认为人的智力发育的4个阶段是什么
儿童智力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我们都了解 左脑主要是理性思维,而右脑主要是形象思维,左脑主要管语言和逻辑思维,右脑主要管艺术方面和情绪方面。这个非常重要,因为这个关系我们孩子一生的发展。那儿童的智力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呢?
第一,0-2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初始阶段。 孩子刚生下来,内心世界没有一个完整的认知模式。也就是一张白纸,父母把它画成什么样儿,它就是什么样儿。 儿童最先发展的是触觉,在胚胎里就开始发展,然后是嗅觉、视觉和听觉。 所以孩子刚开始的时候,什么东西都要摸一摸,碰一碰。和孩子触摸也是交流,我们不要以为和孩子讲话就是交流,对两岁以前的孩子来说,讲话是最不能交流的,因为他是听不懂的,他的左脑还没有发展。
我们过早地使用人类生成的音乐,图形,直觉模型,包括言语刺激孩子会造成孩子初始状况智力的迅速衰减。比如我们要记住那么多狗叫是非常费劲的,但是只记住"汪汪"却很容易,因为神经系统有一个特征,当它能够用最简单的分类来处理的时候他就用最简单的而不用复杂的。但是这样就限制了孩子 探索 世界的脚步。
所以让0-2岁的孩子多亲近自然,接受自然的滋养,正是提升孩子心智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最佳时期,错过了就不会再有。
因为我们知道大自然的声音是那么美妙,像风声、雨声、田野的蛙声、林中的鸟鸣声、大海的波涛声、黄河的咆哮声是用任何乐器都无法模仿的。 在西方很多妈妈会在孩子出生的三天,带着孩子去大自然闻青草味儿。因为孩子的嗅觉发展最快,所以要带孩子去闻各种各样的味道。当他用触觉、嗅觉感受风的吹拂、水的打击远比让他在家里看效果要好得多。研究那些天才的人群后发现:这一群人早期语言能力都不太好,正因为没有语言的限制,他们对世界感觉系统维持着高度的敏锐。
我们父母要让0-2岁的孩子人类文化的教育和刺激不要超过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的教育要在自然中形成,不然到那时候知识改变了,我们就落后了。因为知识是无穷无尽,浩如烟海的,但是我们不能给他很多,我们只能教孩子如何去探究知识。
人自然的天赋有四方面:色彩、结构、音乐、记忆。只有在这四方面突出的叫”天才“。所以不要在2岁之前给孩子过多的书本知识。
第二,3-7岁是右脑高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所有的行为都是学习。 在心理发展方面,我们一直主张孩子应该 以 游戏 为主导的方式学习 ,而不是以坐着板凳规规矩矩的方式学习。不要在孩子7岁以前过度刺激他的文字能力。在7岁之前,可以发展言语,但尽量不要发展文字。这个言语跟语言是不一样的,语言是一个文字系统,而言语就是我们说话。孩子什么时候接触文字比较好呢?
在他7岁以后,这时他的左脑开始发育,7-11岁是左右脑共同的发展期。这时候右脑越来越饱满,左脑开始欣欣向荣,他可以认识大量的文字,并且将它归类,以后孩子遵守规则变得就容易了,但是你让7岁之前的孩子做到这一点很难的。
第三,孩子11-15岁时右脑几乎发展饱满。 我们右脑的发展不能用那些系统分类的完整文化刺激,而是要用散乱的、片断的、零散的、边缘化的、非中心的、非系统的方式去刺激, 注意右脑不是学习,而是刺激。
第四,15岁以后是左脑的高速发展期。 这个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都喜欢模型,喜欢推理。孩子学数学,学物理变得就比较容易了。
第五,16岁以后人类的智力结构差不多形成了。 这个时候在开发智力就已经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家长就需要把孩子的自主权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孩子。
简述皮亚杰认为人的智力发育的4个阶段。
答: (1)感觉运动期(0~2岁)儿童由感觉及动作来认识周围的世界。
(2)前运思期(2~7岁)此阶段的儿童思维有两个特点,一是思维的象征性、表象性。另一种是思维的直觉性,4~7岁的儿童开始从表象思维向运演思维过渡,而直觉会导致出现初步的逻辑性,思维常具有一些概念性的特征并伴有类推的方式,但具有片面集中及分散片面集中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原始推理能力。
(3)具体运思期(7~11岁)儿童开始获取逻辑思维的能力,思维具有明显的符号性及逻辑性,思考方式有一定的组织性及稳定性。
(4)形式运思期(10~12岁)此阶段的思维能力开始接近成人的水平,从具体思维转向抽象思维,儿童能够设定及检验假设,能监控、调整及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能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实,通过假设推理答案或解答问题,并能进行组合推理及命题推理,具有综合性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决策能力。
很喜欢历史新知,之前报过《内科护理学(二)》的课程,老师讲得特别好,这次又报了两门课,期待取得好成绩。
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四月准备考两科,跟着网校老师,制定了学习计划,希望能考个好成绩。
关于“6岁幼儿智力发育特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朴顺网的签约作者“时光隧道”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6岁幼儿智力发育特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6岁幼儿智力发育特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评价儿童智...
文章不错《6岁幼儿智力发育特点》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