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网上有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六年级数学必备知识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65×5表示求5个65的和是多少? 1/3×5表示求5个1/3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3×4/7表示求1/3的4/7是多少。

 4×3/8表示求4的3/8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尽量约分,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常考的质因数有11×11=121;13×13=169;17×17=289;19×19=361)

 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

 (三)、 乘法中比较大小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即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先画单位一的量,注意两条线段的左边要对齐。(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 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在“占”、“是”、“比”“相当于”的后面。

 3、写数量关系式的技巧:

 (1)“的” 相当于 “×” ,“占”、“相当于”“是”、“比”是 “ = ”

 (2)分率前是“的”字:用单位“1”的量×分率=具体量

 例如:甲数是20,甲数的1/3是多少?列式是:20×1/3

 4、看分率前有没有多或少的问题;分率前是“多或少”的关系式:

 (比少):单位“1”的量×(1-分率)=具体量;

 例如:甲数是50,乙数比甲数少1/2,乙数是多少?

 列式是:50×(1-1/2)

 (比多):单位“1”的量×(1+分率)=具体量

 例如:小红有30元钱,小明比小红多3/5,小红有多少钱?

 列式是:50×(1+3/5)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 一个数×几倍;

 4、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用一个数×几分之几。

 5、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几分之几×个数

 6、求已知一个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的方法:

 (1)、单位“1”的量×(1-分率)=另一个部分量(建议用)

 (2)、单位“1”的量-已知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的部分量=要求的部分量

 六年级数学知识重点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六年级数学常考知识点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必考知识点有: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2、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

3、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4、圆的面积公式: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πr^2,用字母S表示。

5、百分数不能带单位名称;当分数表示具体数时可带单位名称。

关于“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思真的头像
    思真 2025年11月03日

    我是朴顺网的签约作者“思真”

  • 思真
    思真 2025年11月0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六年级...

  • 思真
    用户110306 2025年11月03日

    文章不错《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朴顺网@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